我国学者初步研究表明,2 hz prf 对 c 纤维诱发电位 ltp 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 prf 镇痛效应的生物学机制之一,这种对中枢可塑性变化的调节作用可能是 prf 产生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 munglani 等推测 prf 可能是通过在脊髓背角产生某种 ltd 而产生镇痛的效果 [12]。重复或多次 prf 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穿刺的准确性及穿刺针的位置是术中可能影响 prf 疗效的因素。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由同一副主任医师操作完成,在 dsa 引导下完成穿刺,根据病人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小幅度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和方向,尽可能避免穿刺针对神经本身的穿刺损伤,结合神经电刺激,加之穿刺针前端裸露的 5 mm 在有效范围,能够确保穿刺位置准确和同一性。研究中两组脉冲模式均为标准参数,排除电压、时间等影响。ⅱ组(重复脉冲组)总有效率在远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重复脉冲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42℃ prf 作用于大鼠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后,除了短暂的神经内膜水肿和胶原沉着外无结构的变化。prf 治疗后发生镜下可见的轴突超微结构损伤、膜和线粒体形态异常、微管和微丝瓦解 [13];有髓轴突发生髓磷脂结构破坏 [14],尽管光镜和电镜结果发现 prf 后神经的一些变化,临床上 prf 治疗后是安全的。本研究中,治疗后发生面部麻木 i 组 1 例,ii 组 3 例,给予神经营养治疗 2 周后麻木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提示,只要温度控制在 42 ℃或以下不增加神经组织的损伤。该方法符合现代疼痛医学所提倡的、通过调节神经功能而不是损伤神经达到治疗疼痛、控制疼痛的要求。
综上所述,重复 prf 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微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临床治疗方法。我国学者初步研究表明,2 hz prf 对 c 纤维诱发电位 ltp 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这可能是 prf 镇痛效应的生物学机制之一,这种对中枢可塑性变化的调节作用可能是 prf 产生镇痛作用的机制之一。 munglani 等推测 prf 可能是通过在脊髓背角产生某种 ltd 而产生镇痛的效果 [12]。重复或多次 prf 的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穿刺的准确性及穿刺针的位置是术中可能影响 prf 疗效的因素。本研究中所有病人均由同一副主任医师操作完成,在 dsa 引导下完成穿刺,根据病人的感觉及运动情况小幅度调整穿刺针的深度和方向,尽可能避免穿刺针对神经本身的穿刺损伤,结合神经电刺激,加之穿刺针前端裸露的 5 mm 在有效范围,能够确保穿刺位置准确和同一性。研究中两组脉冲模式均为标准参数,排除电压、时间等影响。ⅱ组(重复脉冲组)总有效率在远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重复脉冲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
42℃ prf 作用于大鼠背根神经节和坐骨神经后,除了短暂的神经内膜水肿和胶原沉着外无结构的变化。prf 治疗后发生镜下可见的轴突超微结构损伤、膜和线粒体形态异常、微管和微丝瓦解 [13];有髓轴突发生髓磷脂结构破坏 [14],尽管光镜和电镜结果发现 prf 后神经的一些变化,临床上 prf 治疗后是安全的。本研究中,治疗后发生面部麻木 i 组 1 例,ii 组 3 例,给予神经营养治疗 2 周后麻木消失,无其他不良反应。提示,只要温度控制在 42 ℃或以下不增加神经组织的损伤。该方法符合现代疼痛医学所提倡的、通过调节神经功能而不是损伤神经达到治疗疼痛、控制疼痛的要求。
综上所述,重复 prf 治疗三叉神经痛是微创、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的临床治疗方法。
摘自:
[1]韩卫江,李霞,方梅,安圆,温辉,李龙光,赵根懋,孙茜若,刘平华. 半月神经节重复脉冲射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7,23(05):392-394.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