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射频联合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治疗不同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评价
脉冲射频是通过发出的高频脉冲电流,使所到的靶点组织内离子运动摩擦生热,选择性损毁痛觉神经纤维传导支,阻断疼痛信号向上位神经传导,阻断疼痛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控制疼痛的目的。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是将局麻药和类固醇药物注射到神经根周围,通过局麻药减少炎症组织的痛觉传入而暂时缓解疼痛,或可通过阻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活动而达到长期镇痛效果,同时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具有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snrb是治疗神经根痛的一种经典的保守治疗方法,短期疗效确切,但中长期疗效存有争议,可能与药物代谢后神经根周围作用时间有限有关。
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和神经根射频应用于疼痛治疗已有多年历史,二者作用机制不同。
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放射性下肢痛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尚不完全清楚。机械压迫可造成神经传导的变化并降低对脊神经根的营养支持,导致神经损伤和功能改变,但并非引起根性疼痛的唯一因素。除了由机械压迫引起疼痛外,神经根化学性炎症也起重要的作用。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尝试联合选用神经根脉冲射频和选择性神经根阻滞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根性腰腿痛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腰腿痛不同病程3组术后vas评分均明显降低,与术前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同病程每组术后1月、3月和12月之间va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椎间盘突出继发根性腰腿痛近中期疗效确切,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笔者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不同病程腰椎间盘突出所致根性腰腿痛患者治疗效果有所差异。本组资料显示病程小于3月组治疗效果优于3~12月组和大于12月组(p<0.05),3~12月组治疗效果略优于大于12月组,但二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分析原因,笔者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急性期腰椎间盘突出患者腰椎mr显示责任神经根往往明显水肿增粗,造成神经根周围空间相对不足,考虑这一时期患者根性腰腿痛症状主要由于神经根化学性炎症加之继发水肿增粗的神经根周围空间相对不足所致机械压迫引起,在这一病程进行snrb联合射频脉冲治疗,snrb注射到神经根周围的阻滞药物中糖皮质激素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既可以有效缓解神经根化学性炎症,又可以消除神经根水肿,从而解除神经根周围相对狭窄所致的机械压迫,加上脉冲射频的辅助神经调节作用,因而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总之,ct引导下选择性脊神经根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放射性下肢痛创伤小、安全有效,急性期疼痛缓解效果优于亚急性期和慢性期,有适应症的患者可早期选择snrb联合脉冲射频进行治疗。
摘自: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 (9),选择性神经根阻滞联合脉冲射频治疗不同病程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评价,马永强等